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八个相统一”要求,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20年12月20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任课教师杨红、段小平带领义乌研究生院2020级研究生赴陈望道故居和侵华日军细菌战史实陈列馆进行思政课现场教学。
陈望道故居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这里陈列着他的生平事迹、照片和部分珍贵书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陈望道是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语言学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19年,陈望道从日本留学回到家乡,在柴屋中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他翻译的这一经典著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陈望道故居,同学们聆听了老师讲解陈望道先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翻译《共产党宣言》蘸墨汁吃粽子的故事,重温了信仰的力量。
侵华日军细菌战史实陈列馆是浙江省具有鲜明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战期间,侵华日军在中国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细菌战计划,义乌是浙江省内细菌战的重灾区,从1941年9月到1944年4月,义乌死于日寇细菌战的人数达1315人,其中仅崇山一个村就死亡405人。为了更好地正视这段难以忘却的历史,纪念遇难同胞,呼吁和平,义乌市委市政府2015年启动建设和平公园,内设侵华日军细菌战陈列馆,同时特别保留日军当年细菌战事发地—— 林山寺。在陈列馆,同学们观览了一张张记录着日军发动细菌战、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的照片,聆听了受害者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声音,心情异常沉重,深刻感受到了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了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责任担当。
通过这次研究生思政课现场教学活动,同学们获得了真切的感受和收获,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和升华。这里,要特别感谢义乌研究生院、陈望道故居、侵华日军细菌战史实陈列馆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侵华日军细菌战史实陈列馆目前尚未对外开放,但陈列馆领导和工作人员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为我们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