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举办“浙江省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公开观摩课活动

发布日期:2020-12-21  来源:   点击量: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于近日举办了“浙江省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公开观摩课系列活动。工作室负责人隋金波、杨宁芳分别就“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的‘四个新’”、“剩余价值理论”进行了专题授课。校思政课教学督导组专家、学院思政课教师、相关学院辅导员和授课班级学生参加了观摩课。

在“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的‘四个新’”观摩课上,隋金波围绕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社会经济主要目标”的内涵差异和目标关系进行了深入讲解。他介绍了我国实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再到“十四五规划”的历史进程,讲授了“十四五规划”所蕴含的新目标内涵和新发展理念。针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所要遵循的高质量发展,他指出“高质量”意味着我国社会发展不再是寻求发展速度和体量最大化,而是寻求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社会经济的质量、效率、动力的创新协调,更体现社会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共生,更追求社会财富的全民共享。

在“剩余价值理论”观摩课上,杨宁芳讲授了《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理论的思想溯源、基本内涵和时代发展。她详细深入讲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可变资本、不变资本等核心内容。围绕“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剩余价值生产变化”问题,她指出科技进步并没有动摇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剥削关系,而是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关系的剥削本质,使资本主义剥削和剩余价值生产更加隐秘化。观摩课上,学生们就剩余价值问题展开了积极讨论,普遍认为剩余价值学说对于理解当今资本主义和雇佣劳动有重要启示价值。

举办“浙江省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公开观摩课,旨在通过公开观摩活动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教学技能的提升,充分发挥工作室在教学研究与改革、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而打造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性的思政课名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