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启动会

发布日期:2020-10-20  来源:   点击量:

10月19日上午,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在图书馆1116会议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启动会。院长兰婷、党总支书记张徐兴、副院长隋金波和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教师近2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兰婷主持。

会议总结分析了过去几年学院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中取得的成绩和碰到的问题,强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要以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浙江“重要窗口”建设为政策契机,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学科立场,抓准申报课题的“问题意识”,严守申报书撰写的表述规范,深入细致做好项目申报各项工作。

2020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的罗霜老师介绍了自身申报项目的成功经验,她指出,成功申报项目首先要得益于学院的高度重视和有力组织。项目申报书撰写是一个反复推敲的过程,在项目选题上要仔细研究近年来社科基金立项课题的布局和选题方向,要在热点选题和冷门选题之间找准自身选题研究的独特性;要积极参加专家辅导报告,重视专家指导意见,对于专家的修改意见要有针对性地体现在申报书中,反复琢磨、反复修改,不断提高项目申报书的阅读舒适度。

张徐兴指出,社科基金项目是衡量教师科研能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思政课教师要立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找准契合点,积极申报社科基金项目。要加强项目申报时间谋划,在项目申报周期中做到‘早准备、先成文、多打磨’,努力争取成功申报。隋金波指出,思政课教师申报科研项目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意识,加快推进自身研究方向的学科转型,积极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科研的专业能力。

兰婷结合自身参与社科基金评审和学院成功申报项目的案例指出,国家社科基金是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最高项目,每年立项课题都反映了当年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和前沿,青年教师在日常科研中要有社科基金的方向意识。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要特别注意选题的视角和广度,项目申报文本要反复打磨推敲,结合专家意见不断总结提炼,最后形成具有一定研究层次和体系架构的项目文本。青年教师要珍惜学院创造的机会,积极参加专家专题辅导报告,不断提高项目申报的思维体系和撰写能力。思政课教师不能仅仅做‘教书匠’,而要把自己打造成为具有理论深度的思政研究者,要积极参加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会议,为长远职业发展打造良好的环境。